近些年,康復醫院逐漸走進了人們的視野,它側重于幫助患者恢復身體的機能。目前康復醫院內部的設計往往都已非常專業,但是外部環境還有待提升,如何營造一個人本關懷的外部環境來呼應內部功能使康復醫院更好地發揮其作用呢?下文將進行探討。
康復醫院針對的目標人群分析
康復醫院患者大多為殘障人士,所以我們應該更加照顧患者的感受。患者群體分為慢性病患者、肢體損傷型患者、感覺器官缺失患者、精神衛生患者等,這些群體的共同點是治療周期長、治療過程單調乏味,患者易在漫長的康復治療中暴躁或精神狀態萎靡。由此可見,康復醫院的患者不僅身體機能出現障礙甚至失能,而且心理也是脆弱的,情緒容易波動。所以,對于設計者來說,實現以患者為中心的人本關懷應從其生理、心理、行為的角度出發。
針對生理特征的人本關懷設計措施
康復患者通常在感官系統、中樞神經系統、運動系統方面存在不足。那么在人本關懷設計的過程中我們可以著重在這幾方面進行改善,從而幫助患者恢復自主自立的生活狀態。
(一)感官系統
1、嗅覺方面
康復醫院可以引入“芳香花園”。一個經典的案例是位于俄亥俄州的克里夫蘭植物花園。伊麗莎白 · 伊萬斯是該花園的董事會成員,也是花園療法的支持者,她認為“豐富的葉子、芬芳的味道、花朵和樹木是治愈花園的寶貴元素”。該花園的植物種類豐富,患者可以探索和享受嗅覺、觸摸的樂趣。自古以來氣味就有影響人的情緒及刺激相關激素分泌的作用。在我國傳統醫學中,一些中草藥植物所產生的芳香氣味能使人快樂、興奮,改善焦慮和睡眠,如快樂鼠尾草讓人放松,對于精神緊張、身體虛弱、恐懼等癥狀有緩解的作用;羅勒散發出的氣味同樣能令緊繃的神經放松、緩解焦慮,長期精神渙散的人經常聞羅勒可以改善精神不集中的癥狀;薄荷的氣味給人撲面而來的清新感,興奮中樞神經系統,使患者在不知不覺中得到調養。所以芳香療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緩解和治療某些疾病,對患者的感官進行刺激,成為天然的治療媒介。
2、視覺方面
康復醫院患者往往存在色彩辨識能力下降、對光的感知力低等問題,所以在室外環境布局時可以采用色彩刺激法,使用對比色或互補色,由于其對比效果強烈、醒目,在區域內一些重點空間可以使用該種色彩搭配方式作為視覺導向標識,突出主體道路,強調重要區域的作用,比如主要入口或院區內的小廣場鋪裝。如果以綠色的草坪為主,其中嵌入紅色的流線條,形成不同明度的色相對比,將會給人一種明快的休閑感。
3、味覺方面
康復醫院可以讓患者擁有采摘的樂趣,這里的采摘有別于通俗的采摘園,果實高度保持在人體正常站立或坐下時方便觸及的范圍內,因為患者往往身體較為虛弱,高度的控制應以便捷輕松為首要考慮因素。種植可采摘、即食性的植物,比如藍莓等,為康復患者增加新鮮感與娛樂性。
4、觸覺方面
一些老年康復患者隨著機體的衰老,其感官系統也會逐漸不敏感。利用不同材料的質感會帶給人不同感受這一特點,可以在細部設計上運用凹凸的紋理以增加觸摸時的感受。對于失明患者,觸覺就更為重要,如果在扶手、墻壁或者休憩的座椅上刻下詩意文字,既可讓患者在活動中找到樂趣,又可以將所營造的藝術情懷帶入患者心中。休憩環境中也可以安置一些小型趣味性裝置,讓患者在輕微活動關節的同時達到健腦的作用。
5、聽覺方面
康復醫院景觀營造還有更多的空間可以發揮。如引入自然的聲音:昆蟲鳴叫、鳥兒呢喃、流水潺潺以及風拂過樹葉的聲音都不失為一種天籟之音。這樣的自然演奏可以促進患者的身心愉悅。一些失眠患者也會用到音樂進行治療,這些音樂大多取自自然的聲音。
(二)中樞神經系統與運動系統
這類患者的共同之處是身體協調性低、敏捷度低、易疲勞。中樞神經受損還會使腦部反應力變慢,方向感減弱,記憶力退化。針對這樣的群體,康復醫院外環境設計應與內部建筑功能相互呼應,共同為患者提供良好便捷的服務。比如在一層出入大廳外面可以使用半開放式的環境空間作為內部空間的延續,同時也是外部環境與內部建筑的過渡區。這樣對于一些身體虛弱、對環境易產生應激反應的患者來說,在過渡區里就可以進出室內外,親近花草樹木、家具小品。同時,還可以在此放置一些利于手部活動或者玩弄的小物件,讓患者通過四肢的動作刺激腦細胞。
針對心理特征的人本關懷設計措施
由于病癥的影響,康復患者的心理和情緒往往容易消沉低落,所以環境氛圍應盡量恬靜悠然,給人以希望和溫暖。這樣可以緩解焦慮不安,弱化負面情緒,強化積極氛圍。人像類的雕塑小品可以起到共情的作用,通過雕塑的動作、姿態、面部表情引發患者的感同身受,表達醫院對患者的關懷,增強其戰勝疾病的信心。光的運用可以起到安撫情緒、緩解焦慮的作用,為人提供舒適的心理感受。柔和的光線對于患者的刺激小,斑駁的光影可為患者展現歲月靜好,夜晚的照明可以驅趕孤獨并提供安全感,自然光通過構筑物投影到地面,在光影交錯中大地、小品、樹影自成一體。
無障礙設計的人本關懷措施
在考慮康復醫院的人本關懷設計這一方面,無障礙設計是不可忽視的一環。它除了包括感官交流的無障礙化還包含行為運動等方面。在行為方面,大部分患者存在行動不便、反應遲緩、環境適應力差的特點,所以道路系統首先要保障安全,做好人車分流。其次,應設計明確的路網以及辨識度高的路面。因為患者腿腳不便、易于疲勞,所以不適合走在復雜的道路體系中,但是道路的設計又不能千篇一律平淡無味,所以可以考慮鋪裝的變化、色彩的多樣以及路徑長短的搭配;用一致的步行道路串連不同主題的活動場地和多樣的路旁游賞休憩空間;路面以易于通行的緩坡為主,減少臺階、道牙和不平路面的出現;路面要安全防滑、防眩光、防破碎,最好以高質量的整石鋪砌而成;增加必要的道路標識、護欄和扶手。
結束語
未來康復醫療建筑內外設計一體化的趨勢會越來越明顯,對于康復患者來說,藥物治療是一方面,身體的自愈力和積極的自我暗示更為重要。目前將康復性景觀設計與醫院建筑功能相結合共同起到治療作用的實踐還不多,不過在心理專家、植物專家、景觀設計師和醫務人員的跨學科研究的帶動下,這個新的領域必將蓬勃發展。
來源于本刊2021年2期:《體現人本關懷的康復醫院室外環境設計探究》
何碧瑩中國城市建設研究院
王坤 張琛
北京建筑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