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據悉,國家發展改革委近期將組織召開“區域醫療中心建設試點第一批試點單位”推進會議。呼聲頗高的北京大學第三醫院崇禮院區“國家區域醫療中心(運動創傷)項目”有望“瓜熟蒂落”。作為該項目參與者,趙奇俠在回顧七個多月的推進之路時感慨道:“這是個深化變革的時代,缺乏創新意識的努力,往往事倍功半乃至無功折戟,反之亦然。北醫三院崇禮院區區域醫療中心的創新經驗,讓我們充分意識到新時代背景下,醫建領域也要革故鼎新。”
▲ 2019年9月27日,趙奇俠出席崇禮院區創傷中心項目冬季施工誓師大會
筑醫臺資訊獲悉,10月15日,國家衛健委醫政醫管局組織專家赴北醫三院崇禮院區,就國家區域醫療中心試點單位現場調研。預計該項目作為首批國家區域醫療中心試點單位,不久將獲正式公布。
事實上,早在一個月前赴北京大學第三醫院(以下簡稱“北醫三院”)采訪時,記者就曾在該院基建處長趙奇俠的辦公桌上看到了一本頗具厚度的《北京大學第三醫院崇禮院區“國家區域醫療中心(運動創傷)”項目工作匯報》——這意味著,當絕大多數國家醫療中心還停留在協議簽署階段時,崇禮院區項目已經在匯總資料、總結經驗了。
據悉,《北京大學第三醫院崇禮院區國家區域醫療中心(運動創傷)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代項目建議書)》第三版修訂完成,僅用了5個月時間。趙奇俠正在根據國家相繼出臺的政策與設置標準,結合項目實際情況整理最新的版本。
該項目科學規劃的一期、二期工程均順利進展中,第一期“奧運保障創傷提升能力工程”于2019年底竣工,第二期配置500床的“國家區域醫療中心”綜合醫院、教學、科研、后勤保障配套工程也計劃在2021年底交付使用。屆時,一個高度符合國家相關要求、救治半徑200-500公里,覆蓋京、津、冀、晉、蒙華北五省區的國家級運動創傷中心將正式落成。
從2019年3月13日立項申報,到10月進入正式獲批的最后“等待”階段,每個環節都以高標準執行并領先的北醫三院崇禮院區“國家區域醫療中心(運動創傷)”,其規劃建設工作何以如此迅速?
01
他和北醫三院“臨危受命”
張家口市崇禮區人民醫院(以下簡稱“崇禮醫院”),在成為2022冬奧會醫療保障單位前,只是一家區屬二級甲等醫院;即使成為冬奧會保障項目,該院的定位也只是傷員“轉運站”,即冬奧賽場傷患經此轉至張家口指定醫院進行救治。
2018年7月2日,上述方案接受醫院建設行業權威專家的評審,作為河北省衛健委極力推薦的專家,趙奇俠也在獲邀之列。
當日的評審會氣氛并不輕松,專家組針對該院的冬奧會保障能力提出了集中質疑。“冬奧會保障要求從賽場到救治醫院不超過25分鐘,但‘崇禮醫院’無法實現這個目標,兩地距離超過50公里,還不算從賽場到崇禮的距離耗時。”趙奇俠回憶稱,在場評審專家絕大多數都認為,“全民辦奧運”是國家大事,應以全局眼光對整體醫療保障方案進行調整。
介于25分鐘的硬性要求,只有距冬奧賽場最近的“崇禮醫院”最適合作為保障治療醫院,因而將該院調整為救治醫院是最佳選擇。但該院當時的人員配置和醫療設備,都達不到冬奧保障醫院的水平。評審專家們建議區、市政府盡快向省級冬奧組委進行反映。
▲ 趙奇俠在“崇禮人民醫院擴建提升項目專家評審會”現場
2018年7月11日,出于冬奧會保障任務的嚴峻形勢考慮,張家口市政府發布《張家口市人民政府關于同意并支持北京大學第三醫院全面接管崇禮區人民醫院的函》,果斷決定將“崇禮醫院”人、財、物全面接管,無償劃歸給在運動創傷方向具有全國領先優勢的北醫三院,并按三級甲等標準對“崇禮醫院”進行擴建升級。
要在有限時間內,把一家縣醫院升級為“具有國家級賽事保障能力的三甲醫院”——北醫三院和趙奇俠由此“臨危受命”。
02
實干家的“七天五個工作日”
事實上,張家口市政府將“崇禮醫院”交由北醫三院接管,除對其在運動創傷領域權威性的認可外,趙奇俠個人的高效執行力也功不可沒。
在評審會后的一周內,趙奇俠整理了非常全面的張家口冬奧會相關資料和學術論文共34篇打印成冊。其中一篇《基于冬奧背景下的冰雪運動損傷應急預案研究》的論文更是直接點明“崇禮區人民醫院骨科、運動創傷科診療能力弱,不能為冬奧會提供與北京同質化的醫療服務保障……”
▲ 在崇禮人民醫院擴建提升項目評審會前后,趙奇俠做了大量資料搜集和整理工作
7月9日,趙奇俠隨北醫三院領導赴崇禮區考察,并將個人整理的資料電子版交給相關部門。結合之前評審會的專家意見,張家口市政府火速向河北省報告,在河北省委省政府主要領導的批示下,北醫三院全面接管“崇禮醫院”得以實現。
也是從這個時點起,“七天五個工作日”完成一項重要節點任務,成為趙奇俠在該項目中嚴苛的自我要求。
“同意并支持接管文件”發出后的第五天,即7月15日,趙奇俠隨同包括原北京大學黨委副書記、北京大學醫學部黨委書記、北醫三院運動醫學研究所所長敖英芳,中國工程院士、北醫三院院長喬杰,北醫三院黨委書記金昌曉等在內的專家團隊,再赴“崇禮醫院”并對該院實際情況進行詳細深入了解,為部署接管“崇禮醫院”相關工作及后續正式協議簽訂奠定了基礎。
▲ 2018年9月17日,創傷中心項目建設方案調整評審會專家留影
2018年9月7日,北醫三院、張家口市政府和崇禮區政府三方正式簽訂合作協議,北醫三院崇禮院區正式成立;9月17日,一份專家評審通過的“北醫三院崇禮院區保障2022冬奧會擴建提升項目——創傷中心工程樓項目”設計方案就已呈在各方領導的案頭。
據悉,編制完成上述設計方案也僅僅用了五天的時間。那么在9月7日正式簽約后的五天里,發生了什么?趙奇俠笑道:“我利用這五天去找到了強力‘外援’,沒有它,這個項目推進工作也不會如此高效。”
03
不消除“內耗”就無法高效推進
醫院建設項目因其國資屬性,前期申報程序手續繁多。但動輒數年的常規耗時,顯然會成為崇禮院區冬奧會保障項目建設進度的一大阻礙,縮短周期是頭號要務——趙奇俠從崇禮院區成立這一案例本身的創新性上得到了啟發。
“無論是張家口市政府、河北省政府,還是北醫三院,在崇禮院區成立這件事上,各方都圍繞‘保障冬奧會’這項政治任務作了創新決策,諸如‘院區跨省域法人’、‘執業內容變更’、‘院長由崇禮區組織部任命’等。”趙奇俠認為,在不違背科學決策原則的前提下,可基于項目特殊性考慮,嘗試在推進過程中采用一些突破性措施。
于是,9月7日崇禮院區正式籌備成立后,他找到上文所說的“強力外援”——中國醫學裝備協會醫院建設與裝備分會(以下簡稱“協會”),力促由這一國家二級協會牽頭,與崇禮區衛計局達成合作,依托“協會”其所掌握的業內權威專家、頂級企業等資源,為崇禮院區擴建提升項目消除“內耗”。
根據雙方達成的正式協議,“協會”組織專家和相關企業,為該項目從醫療功能建筑平面布局,到醫療工藝流程、醫療設備配置選型,直至院區景觀設計等整體設計方案,提供免費的全過程技術咨詢和支持。
得益于“協會”的牽頭組織,項目方案由區、市逐級申報評審,變成了最高一級的“河北省級專家評審會議”直接評審,并在9月17日提交了調整后的項目方案、完成專家評審。
“協會”介入的功效遠不止方案的快速出臺。圍繞既定方案,旨在加快推進項目進程的多個專項小組成立——“協會”會長劉殿奎、副會長兼秘書長李寶山等行業專家,崇禮區政府代表,國家、省級冬奧組委專家、各企業負責人以及北醫三院相關負責人悉數入組,分工細致明確;趙奇俠則作為總協調人保證各小組工作能夠順利開展。
此外,在項目專項小組的基礎上,提出并實現了“30天完成施工圖紙”的目標。一番緊張有序的布局落實后,擴建提升項目工程在極短的時間內順利開工。
▲ 2008年11月6日,國際奧組委理查德.巴吉特現場踏勘匯報創傷中心調整方案
▲ 2018年11月12日,創傷中心工程項目建設工作推進會
2018年11月6日,國際奧委會醫療和科學委員會主席查理﹒巴吉特到崇禮院區考察時,對于該擴建提升項目方案給出了高度認可和極高評價。
04
善抓機遇者都是有備而來
2019年1月10日,崇禮院區冬奧會保障擴建提升項目如火如荼進行時,一則關乎該院未來發展的重大消息傳來——國家衛建委頒布了《關于印發國家區域醫學中心和國家區域醫療中心設置實施方案的通知》,對具體任務內容、施行步驟和時間表均給出明確規定。
“這與我們當初的規劃不謀而合。”趙奇俠說:“崇禮院區創傷中心在設計規劃之初就嚴格執行JCI和國內三家標準、意在建設一座國際知名的運動創傷中心,此時出臺的建設國家級區域醫療中心文件,對崇禮院區無疑是一次千載難逢的機遇。”
抓住機遇,也是張家口市政府的決策——北醫三院崇禮院區“國家區域醫療中心(運動創傷)”項目申報工作于2019年3月13日正式啟動;依舊是“七天五個工作日”后的3月19日,在趙奇俠協調主導下,《北京大學第三醫院崇禮院區關于建設“國家運動創傷區域醫療中心”的規劃方案》正式上報。
▲ 項目設計方案和可行性研究報告征集啟動會
據悉,這一方案是在“協會”提供的技術支持下、在原有建設方案基礎上,按照國家相關規定完善提升而成。
“沒有之前我們的一系列工作奠定基礎,這份方案也不可能這么快拿出來。”趙奇俠堅信“機遇都是給有準備者提供的”。與此同時,崇禮院區項目也緊緊把握住“協會”提供全方位技術支持的難得機遇,根據前次方案評審的思路如法炮制,于4月26日召開了該項目“申報國家區域醫療中心項目建設方案、可行性研究報告”專家評審會。
▲ 4月26日,項目專家評審會在北京舉行
根據最新方案,崇禮院區將增加170余畝土地,在原規劃基礎上配套建設科研教學、康復訓練、學術交流等功能建筑,以及相應的產業配套基礎設施,契合國家衛健委對于“國家區域醫療中心”的相關標準和要求。
未來得及舒一口氣,趙奇俠和團隊又面對著另一個棘手問題:增加的用地哪里來?
05
動情施禮,引入社會資本
崇禮院區毗鄰的待開發土地,是實現國家區域醫療中心項目落地的必選條件,但該地塊多年前就已被河北某房地產開發商取得使用權?;刭復恋氐氖且环N選項,但該宗地塊初步估價已達10億元,回購成本頗高——在國家對地方財政負債有嚴格限制的條件下,政府“出資回購”這條路基本被堵死。
“國家目前沒有明確的政策文件,但是我們要學會讀懂相關政策所釋放的信號。”趙奇俠表示,今年4月國家發改委和衛健委聯合舉行的“國家區域醫療中心建設部分試點城市座談會”上,國家發改委社會司司長歐曉理明確指出要“積極動員社會力量,公立、民營醫院雙方都要公平對待,實現合作共贏”。
▲ 二期工程南區正在調整規劃功能的醫療、教學、科研布局圖
▲ 二期工程北部的專家住宅、醫護公寓、國際會議交流中心布局圖
以上述會議釋放的信號為重要依據,張家口市市長武衛東指示崇禮院區項目與土地開發商進行了接洽,但首輪談判效果不理想,開發商董事會對項目規劃和投入、回報的具體方案不甚理解。市、區兩級政府現行國家政策不能實現合作開發共享土地的使用權來建設區域醫療中心。
趙奇俠主動請纓,并以“量化數據”思維與該公司負責人進行第二次磋商。
“作為公立醫院,我們基礎醫療業務部分產權歸屬、利益分配是沒有商量余地的,必須按照國家相關政策規定執行,這一部分開發商的土地支持必須也只能是無償的。”趙奇俠表示,在堅守底線原則的基礎上,也要站在社會資本角度上去考慮合作模式的落地,“作為企業,追求投資回報是非常正常的,這一點我們要充分尊重理解。”
劃定紅線后,趙奇俠把商談焦點放在“原開發宗地的修建性規劃中非建設醫療功能用地的使用性質”之上。
一方面,土地原開發修建性規劃中是建設住宅、商業、寫字樓和酒店,而這兩部分均可納入“醫療中心”總體規劃中進行實施——原住宅樓不改變規劃條件立刻建設實施,使用功能調整為人才住宅和醫護公寓,酒店可以在功能進行一定微調后作為國際會議和學術交流中心使用。
另一方面,“醫療中心”規劃建設的非基本醫療功能用地部分,即與醫療密切相關的運動醫學科研和培訓、康復醫療、運動創傷醫療器械等產業配套項目,則與開發商合作共建,收益作為醫療功能占地收益的部分進行間接補償;此外,非國家區域醫療中心密切相關的商業服務開發,交由開發商來投資建設和運營,并作為其無償提供土地的主要補償來源。
“
開發商原規劃中土地用途60%都沒變動,真正由其無償提供、改變使用途徑的醫療建設占用土地,只是我們用來滿足國家區域醫療中心設置標準中必備的醫療核心科室和支撐科室功能部分,責權利明晰的共同開發模式下,雙方在政府的指導下實現多贏。
”
經趙奇俠提議和闡釋,開發商從“講政治、顧大局”角度,積極響應張家口市政府“調動一切力量,全力支持建設國家區域醫療中心的建設”的號召,于2019年7月22日簽署了三方《關于國家區域醫療中心項目二期工作合作協議》。7月24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九次會議審議通過《區域醫療中心建設試點工作方案》,僅僅三天后,該項目二期工程就正式動工建設。
▲ 趙奇俠出席崇禮院區運動創傷中心主體結構封頂儀式
“ 這個項目的規劃建設過程,有很多時間的關鍵節點或者說分水嶺,任意一個節點我們沒做到位,就失去國家、省、市、區各級政府主管部門給予我們支持的機會;應該就沒有今天國家區域醫療中心(運動創傷)項目了。”
回看曲折但整體順利、高效的過程,趙奇俠感慨良多:“項目的推進過程中,張家口市人民政府5月15日成立的推進領導小組,發揮了不可替代的工作協調簡化程序快速推動作用。”據悉,該小組由市長武衛東任組長,崇禮院區院長敖英芳任副組長,趙奇俠則被任命為辦公室副主任。“這些工作成績也是崇禮院區工作班子奉行‘不等不靠,扎實工作’的結果,項目創建申報過程中凝聚了多方有志人士的辛勤付出。”
趙奇俠表示,崇禮院區項目的實踐和總結,可以給整個行業提供兩個思考方向,一則是如何以“戰略高度”適應新時期的要求、充分地發揮“協會”等行業組織的優勢作用;二是如何以“戰術思維”對社會資本進入醫院建設領域最佳模式進行不懈探索。
事實上,八年主管城市建設開發規劃的經歷,塑造了趙奇俠善抓政策機遇、勤奮努力、不退縮的工作作風,這一風格在北醫三院崇禮院區項目上也得以充分體現;而該項目的一路“高歌猛進”又使他意識到,在新時代的醫建模式創新之路上,一切契合實際,有效而又講政治、顧大局、講原則、重結果的創新,都值得鑒戒和推廣討論完善。
他風趣地稱,是國家全民健康戰略的實施讓醫院基建人的“武功”得以恢復。
“ 但最重要的一點,醫建人還是‘要用蓋廟的佛心’為中國建設更好的醫院,這是我們一切工作動力的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