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 克里斯·麥奎蘭
為患者提供單人病房盡管有效提升了患者安全,但也帶來了新的挑戰——患者住院期間猶如被隔離了起來。加拿大醫療衛生機構已經制定了相應的解決方案,即通過引入相關便利設施及創建戶外活動空間等公共空間,讓患者可以在病房外與自己的親屬進行互動。而且,在病房內為家屬提供陪護空間,添置陪床,特別是小兒科病房和產科病房,給療愈過程帶來積極影響。
“以患者為中心”的設計
1.循證設計理論的運用
這些變化都圍繞著醫療設計中“以患者為中心”的大趨勢,很大程度上屬于循證設計理論的運用。循證設計理論是從 Roger Ulrich 的學術著作慢慢發展起來,現已被普遍接受。他在 1984 年的一份研究指出,在病房中如果透過窗戶可以看見自然景色,可以幫助患者更快痊愈,并減少止痛藥的使用量。隨后的研究發現,病房內能夠看見任何景觀都可以加快患者身體的恢復,于是越來越多的加拿大醫療機構開始為病房提供窗戶,不論是用于住院或是門診治療。
以患者為中心的設計特色還包括讓患者自主控制燈光、遮光簾、數字娛樂設施和房間溫度等等。此外,設計過程中還格外注重建筑的聲音控制,以便為患者和員工提供安靜舒適的醫療環境。例如,在一家醫院的青少年心理疾病病房室內設計中使用了鎮靜舒緩的顏色,營造了更友善安全的氛圍,可以幫助青少年從心理疾病中更好地康復。
2.便捷的標識導視系統
以患者為中心的設計同時也意味著現今的醫療設計更加注重多元化和包容性。這些體現在直觀、便捷的標識導視系統上,表現的語言或其他障礙的消除,對個人空間更多的掌控,拓寬走廊提升可及性以及關注每位患者在醫院中的不同需求。
3.靈活性的空間設計
不論是從醫務人員還是患者的角度,在設計過程中都必須充分考慮終端用戶的需求,此外還不能忽視科技的力量。在加拿大,越來越多的醫療機構正朝著數字化(無紙化)發展。這樣的轉型讓原本獨立的工作流程得以整合,并且可以將患者的相關臨床和診斷信息整合為統一的電子表格。
新的醫療建筑需要支持無線 Wifi,同時應將原有存放紙質醫療記錄的儲藏空間靈活地用作其他用途。從這方面來看,設計時最重要的考量便是讓各個空間既能滿足當下需求,又能保持靈活性,以應對未來新的需求。主要的趨勢包括混合手術室、帶有可移動隔板的大面積開放區域,以及靈活設計住院部樓層,以便在未來實現病房單元大小和照護類別的變更。
將醫院融入社區
為了使醫療機構經得住時間考驗,設計過程中不僅僅要考慮醫院的功能需求,更要將醫院有機地融入到當地社區。如將圖書館、社區中心等設施融入醫院院區,在社區建設人人共享的大片綠地,開拓出可用于舉辦各類公共活動的空間,這些都是加拿大醫療保健機構設計的未來趨勢。
患者在住院、康復期間依舊感受到與社區緊密聯系,有利于其更快康復以及更順利地重新融入社區。將醫院設計融入當地社區中心,強調其社區健康中心的職能,淡化醫院與疾病的關聯性。
未來的醫療設計趨勢將是為患者提供多種服務、實現多重功能,這已經在加拿大一些綜合體項目中體現出來。在整個加拿大地區,很多購物中心已經轉型成為大型社區,既保留了零售功能,又將住宅、辦公和公共集會功能加以整合。辦公區域也趨向多元化發展,融合了精品酒店、快閃商鋪區以及活動場所。醫療設計可以借用類似經驗,在建筑內實現多重功能,改善民生福祉。醫院的核心功能依舊為治療患者,而醫療建筑設計應在這個核心功能基礎上,突破醫院圍墻,延伸到周邊社區的各個角落。
可持續的醫療設施
作為服務更廣闊的社區的組成部分,意味著要減少該醫療機構對周圍環境的影響。在加拿大,設計更加環保、可持續的醫療設施是發展趨勢。改善建筑內空氣流動不僅可以提高患者生活質量,還能減少能源消耗。越來越多新建的醫院都采用高效能的暖通和電力系統,其目標是獲得 LEED 認證。嵌入式的戶外空間為將來的可持續設計保留了更多的可能性,比方說,雨水收集裝置或者綠化屋頂。隨著時間的推移,設計出對環境負責的醫療設施將成為醫院建設的硬性要求,這類建筑也會相應地變得更加流行。
加拿大的醫療設施面臨著很多挑戰,但智能化、循證性、以患者為中心的設計正在將問題一一解決。基于新技術和專業醫療照護人員的支持,許多醫療服務正走出醫院,走進社區,人們可以用更低的成本、更方便地獲得所需的醫療服務。隨著醫院內部的各項挑戰和問題的解決,醫療設計將會繼續深入社區,以解決加拿大社區所面臨的更廣泛的問題。未來的醫療機構將會成為一個便于活動、包容和多樣性的空間,以及溫暖和安全的港灣。